临床药理学教研室成立于2006年4月。首任教研室主任为印晓星教授,现任教研室主任为鲁茜教授。现有工作人员9人。专业背景(本科):药学专业5人、临床药学专业3人、医学专业1人;职称构成:教授4人、副教授3人、讲师2人。
目前临床药理学教研室承担的课程:药理学、临床药理学、临床药物动力学、生物药剂学与药动学、临床药师理论与实践5门课程。2019年《临床药理学》被评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,2021年《临床药学理论与实践》获批江苏省一流课程。
教材建设方面,2006年,印晓星教授被卫生部聘为首届临床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;2009年,印晓星教授主编了科学出版社案例版《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》教材,目前已经修订第三版;2011年,印晓星教授主编学术专著《治疗药物监测》;魏群利副教授主编学术专著《时辰药理学与时辰治疗学》;2015年,印晓星教授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《临床药理学》教材,2021年再版。其中,2012年《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》获“十二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,2020年《临床药理学》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。
教学改革方面,临床药理学教研室作为临床药学专业建设的核心教研室,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主体,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为突破口,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,充分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培养员工分析问题,解决问题的能力;培养员工创新意识,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。2011年,“医药兼备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”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;2017年,“发挥医学优势,强化一体两翼,医学院校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”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;2020年,“以药学服务为引领的药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“双核心”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”获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公司产品成果奖二等奖;2021年,“懂医精药强用”的药学服务人才“双融合、三进阶、四协同”培养模式改革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。
科研工作方面,教研室全体教师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,目前累计15项,省级课题20余项。累计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。获得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Servier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1项,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及三等奖各1项,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,淮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。获授权10项,成功转化3项。指导研究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20余项,获江苏省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和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各1篇。